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肽聚糖识别蛋白1抗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初步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赵钰琦,欧阳东成,舒明艺,刘怡,史可靓,周辉,李忠玉.肽聚糖识别蛋白1抗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初步研究北大核心CSCD[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5):520-524.
作者姓名:赵钰琦  欧阳东成  舒明艺  刘怡  史可靓  周辉  李忠玉
作者单位:1.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特殊病原体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21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70189,81772210);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No.20A421)。
摘    要:目的探讨肽聚糖识别蛋白1(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 1,PGLYRP-1)抗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生殖道感染作用,为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pET-28a(+)/PGLYRP-1原核表达重组体,IPTG诱导表达PGLYRP-1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Ni^(2+)-NTA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将5×10^(5)包涵体形成单位(IFU)的Cm和不同剂量的PGLYRP-1(50、100、200μg)分别接种于BALB/c小鼠阴道后穹隆,PBS和Cm感染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收集感染后不同时间(3、7、10、14、21、28、35d)小鼠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衣原体包涵体计数;第21d处死小鼠,无菌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PGLYRP-1刺激后测定IFN-γ含量;第63d分离小鼠生殖道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PGLYRP-1可降低Cm在小鼠生殖道组织的定植并促进Cm的清除,Cm感染阳性对照组及50、100、200μg PGLYRP-1接种组小鼠生殖道Cm清除时间分别是第35、21、14、10d;IFN-γ含量分别为(959.6±104.6)、(1025.4±112.5)、(1537.8±118.6)、(2131.2±196.7)pg/ml,PBS阴性对照组为(224.0±23.5)pg/ml;83.3%的小鼠在Cm感染后第63d存在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现象,PGLYRP-1接种组有22.2%的小鼠存在类似情况。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GLYRP-1接种组小鼠生殖道组织炎症反应程度显著减轻,且与PGLYRP-1蛋白剂量呈正比(P<0.05)。结论PGLYRP-1具有抗Cm生殖道感染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IFN-γ表达上调有关。

关 键 词:鼠衣原体  肽聚糖识别蛋白1  抗感染  γ-干扰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