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白头山一带新生代火山岩及其成因机制
引用本文:李东津,车仁顺.白头山一带新生代火山岩及其成因机制[J].吉林地质,1984(2).
作者姓名:李东津  车仁顺
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摘    要:吉林省长白山一带是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图1)。本区北部(A)系鞍山群(24.31百万年)组成的结晶基底隆起;南部(B)为晚前寒武系一古生代拗槽。中生代火山岩零星分布于拗槽的边部长白、抚松等地。新生代碱质、亚碱质火山岩覆盖在上列构造层之上,分布面积约11700平方公里,毗邻的朝鲜境内还有3900平方公里。根据构造岩浆特点,以白头山为中心抚松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朝鲜的盖马高原可称白头山岩浆小区;抚松以西靖宇、龙湾一带为另一岩浆小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