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南方宝塔组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对“龟裂纹”成因的指示——以贵州桐梓县红花园乡宝塔组灰岩为例
引用本文:禚喜准,陈骁帅,张林炎,崔建军,熊辉.中国南方宝塔组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对“龟裂纹”成因的指示——以贵州桐梓县红花园乡宝塔组灰岩为例[J].地球学报,2017,38(6):872-882.
作者姓名:禚喜准  陈骁帅  张林炎  崔建军  熊辉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4021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钦—杭结合带及临区深部地质调查”(编号: 121201104000160916)
摘    要:宝塔组灰岩广泛分布于扬子区,以独特的"龟裂纹"构造,成为区域地层对比的良好标志,但"龟裂纹"形貌与岩石内部成分和结构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和定向切面观察,依据颜色和形貌,将该灰岩划分为"灰黑色网纹"和"灰白色基质"两种组分;垂直岩层的切面上,二者空间分布杂乱,"灰黑色网纹"并非"V"字形排列;平行岩层的风化表面与新鲜切面均呈网纹状,在形貌上基本一致。运用阴极发光、荧光、扫描电镜、TOC和硬度测试等手段,对"灰黑色网纹"和"灰白色基质"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前者颜色较深,为硬度较低的生物碎屑灰岩,有机质含量较高,荧光下可见沥青脉;后者颜色较浅,为硬度较高的泥晶灰岩,有机质含量较低,荧光不明显。两种组分在颜色、空间排列特征和抗风化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宝塔组灰岩在地表产生"龟裂纹"形貌的内因。

关 键 词:宝塔组    “龟裂纹”构造    组构差异性    抗风化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