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S-Se同位素体系 |
| |
作者姓名: | 张斌 朱光有 苏劲 卢玉红 |
| |
作者单位: | 樊海峰,温汉捷,张羽旭,朱传威,黄晶,储雪蕾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为了进一步理解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的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文中分析了遵义中南村和张家界后坪两个Ni-Mo-Se矿层及其围岩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和全岩的硒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两个Ni-Mo-Se矿层形成时的环境存在区域性差别,中南村矿层形成于间歇开放的海洋环境,而后坪矿层形成于封闭的缺氧(静海)环境。较大的硫同位素范围暗示硫酸盐还原菌控制硫同位素的分馏,而热液流体可能提供了大量金属元素,从而导致矿层富集大量的硫化物和稀有金属。硒同位素组成指示牛蹄塘组底部热液流体的Se可能重新经历了氧化还原循环,而Se的富集过程可能受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或类质同象过程控制。因此,控制多金属富集的因素主要为富集金属的热液流体的参与和缺氧环境下的自生沉积。
|
关 键 词: | 下寒武统
Ni-Mo-Se多金属层
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
硫硒同位素 |
收稿时间: | 2011-03-17 |
修稿时间: | 2011-07-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