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气候变化情境下木荷潜在地理分布及生态适宜性分析
引用本文:文国卫,黄秋良,吕增伟,赖文峰,施晨阳,朱晓如,蒋天雨,张国防.气候变化情境下木荷潜在地理分布及生态适宜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3,43(16):6617-6626.
作者姓名:文国卫  黄秋良  吕增伟  赖文峰  施晨阳  朱晓如  蒋天雨  张国防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基金(CXZX2019046);福建农林大学高峰学科项目(71201802404)
摘    要:木荷(Schima superba)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速生阔叶耐火树种之一,在生态修复和维持环境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axent模型,结合158条木荷在中国的有效分布记录和筛选后的8个生物气候变量,预测木荷现代和2041-2060年3种气候排放浓度情景下木荷的潜在分布区。Maxent模型的可靠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判断,综合气候因子的贡献率、置换重要值和刀切法检验,来分析并探讨制约木荷地理分布的重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 Maxent模型训练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36±0.001和0.943±0.008,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极高;(2)现代木荷潜在地理分布的总适生区面积198.87×104 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0.7%,主要位于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福建、浙江、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以及四川、河南和安徽部分区域;(3)制约木荷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生物气候因子为降水因子(最干月降水量26-214 mm、年降水量800-2500 mm和最湿季降水量590-1030 mm)和温度因子(气温年变化8.5-28℃);(4)使用Maxent模型模拟的木荷适生区面积大于其实际分布面积,暗示着木荷人工林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荷种质资源收集和人工林种植奠定理论基础,对维持区域性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缓解气候变化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

关 键 词:木荷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生态适宜性
收稿时间:2022/1/13 0:00:00
修稿时间:2023/1/12 0:00:00

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of Schima superba under the situ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ffiliation: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Keywords:Schima superba  Maxent model  climate change  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suitability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