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乡镇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区位效应
引用本文:李红卫.乡镇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区位效应[J].南京社会科学,1992(1).
作者姓名:李红卫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摘    要:国民经济呈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具有较为典型的二元性,即一方面是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很低,存在大量过剩人口;另一方面是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小但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其中主要是现代化工业部门。因此,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打破二元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 在布局理论中,通常把现代工业聚集的经济地理空间叫作区位。在发展中国家,区位与非区位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的两部门分野,共社会、经济反差极为明显。区位代表着现代经济增长和现代文明,集中了国内最稀缺的资源,包括最优秀的人才和资本,非区位代表着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行为方式,缺少资本,只有非熟练劳动力是最丰富的资源。区位与非区位在这样的社会里往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