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北大核心CSCD
作者姓名:丁艳  刘德滢  刘盼  文旖旎  唐红霞  熊小丽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430016;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430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403434);湖北省卫生计生委面上项目(WJ2017M197);武汉市临床医学科研项目(WX16C19);武汉市“黄鹤英才(医疗卫生)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4]10)
摘    要: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 mg/kg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淤胆型肝炎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48 h留取标本,检测其肝功能和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法尼醇X受体(FXR)、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HP)、胆盐输出泵(BSE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酸转移酶2B4(UGT2B4)mRNA表达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别为(68.1±26.1) μmol/L、(46.3±20.1) μmol/L、(483±228) U/L、(159.1±57.9) μmol/L、(2.0±0.5) U/L、(996±382) U/L、(324±120) U/L,大黄素组TB、DB、ALT、TBA、AST、ALP水平分别为(15.0±8.7) μmol/L 、(10.8±3.9) μmol/L、(147±71) U/L、(60.1±22.7) μmol/L、(295±104) U/L、(222±59) U/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素组TB、DB、ALT、TBA、GGT、AST、ALP明显低于熊去氧胆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B、DB、ALT、TBA、GGT、AST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素组48 h肝组织FXR、SHP、BSEP、UGT2B4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87±0.285、0.892±0.390、0.902±0.149、1.785±0.403),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52±0.088、0.559±0.194、0.561±0.123、0.177±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黄素可显著降低ANIT诱导的淤胆型肝炎大鼠中TB、DB、ALT、TBA、AST、ALP水平及减轻其肝组织病理学损害,疗效优于熊去氧胆酸及地塞米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FXR及其下游分子SHP、BSEP、UGT2B4的表达有关。

关 键 词:大黄素  胆汁淤积  肝炎  法尼醇X受体  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酸转移酶  胆盐输出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