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西藏色龙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王伟.中国西藏色龙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7,42(4):406-409.
作者姓名:王伟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中国矿业大学
摘    要:Magaritz等通过对南阿尔卑斯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剖面δ~(13)C值变化研究认为,δ~(13)C值在P/T剖面上的变化是判断存在沉积间断的重要标准。他认为因煤山和上寺等P/T界线剖面的δ~(13)C值在界线附近的变化有明显的突然性,从P/T界线上下δ~(13)C值下降到恢复之间的间距太小(<2m),而认为这两个P/T界线剖面在界线附近存在沉积间断。我们通过研究西藏色龙P/T界线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和δ~(13)C值,以及对比现代海洋溶解无机碳的δ~(13)C的变化后认为,用扩δ~(13)C值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是否渐变,以及其在剖面中下降-恢复的距离大小,来判别剖面的沉积记录完整性的观点,尚需进一步推敲。

关 键 词:二叠系  三叠系  碳同位素  中国
收稿时间:1996-03-11
修稿时间:1996-07-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