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蒙皂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张海平.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蒙皂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科学通报,2001,46(Z1):100-104.
作者姓名:张海平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中国;(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中国;(3)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 100871 ,中国;(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中国;(5)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 北京 100083 ,中国
摘    要: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EDS)分析技术, 对东太平洋表层黏土组分沉积物中的蒙皂石族矿物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分析. XRD结果显示, 多数蒙皂石结晶不好, 约占黏土矿物总量的20%. 将研究区的蒙皂石族矿物划分为3种类型: 富铁蒙皂石(类型1)、富铁镁蒙皂石(类型2)和钠钙蒙皂石(类型3). 其中, 类型1在沉积物中分布最广, SEM下表现为蜂窝状, TEM下为呈聚集或分散趋势的毛发状, 或边缘微卷的云雾状集合体, 可以作为东太平洋“自生”蒙皂石的标型矿物种; 类型2在TEM下的形态与类型1相似, 呈现由极薄的片状向毛发状体过渡; 钠钙蒙皂石在TEM下则为边界模糊的板状体. 类型1是洋底火山物质蚀变的产物,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区内热液活动的改造, 其中的一部分矿物也可能本身就是低温热液活动的产物. 类型2也是一种“自生”成因的蒙皂石. 类型3为外源的蒙皂石, 推断来自遥远且干旱的母岩区. 研究表明, 蒙皂石族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微形貌特征对沉积物来源、矿物成因及大洋沉积作用有重要指示意义.

关 键 词:东太平洋  表层沉积物  蒙皂石  成因
收稿时间:2001-08-27
修稿时间:2001-12-13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