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1995-2014年河南省周口市AIDS流行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张林.1995-2014年河南省周口市AIDS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3):2846-2850.
作者姓名:张林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信作者:张林,466000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mail:zkxak@163.com
摘    要:目的 分析1995-2014年河南省周口市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AIDS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选取报告时间为1995-2014年,现住址为周口市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信息。结果 1995-2014年周口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9 187例,其中累计AIDS患者8 215例(89.42%),累计死亡3 254例(35.42%);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5 933例,其中AIDS患者5 164例,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67.37/10万。1995-2003年,随着监测力度的加大,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也逐年增加;2004年对既往有偿献血员(FPDs)开展HIV普查,故报告病例较其他年份显著增高;2005-2012年疫情趋于平稳,呈下降趋势;2013-2014年AIDS疫情有抬头迹象。死亡病例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分布于10个县(区、市)204个乡镇(办事处),各县(区、市)现存病例占常住人口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1.0,P<0.01)。AIDS流行一类县、二类县各有5个。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23∶1;年龄2~82岁,以30~60岁为主,占83.37%(7 659/9 187)。不同性别、年龄、现住址、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的现存病例占常住人口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报告病例来源以检测咨询最多,为3 365例(36.63%),有偿供血/血浆人员检测和专题调查次之,分别为2 928例(31.87%)和1 410例(15.35%)。2006年起,经血传播、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096.0、11.8,P<0.01),性传播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93.4,P<0.01)。2006年起,非婚异性传播病例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419.0,P<0.01),配偶/固定性伴传播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3.6,P<0.01)。男男同性传播自2007年报告首例后,其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32.1,P<0.01)。结论 周口市AIDS疫情近年有所抬头,分布范围广,呈聚集性分布。临床相关检测是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重要来源之一,感染途径已由经血传播向性传播转变,非婚异性传播和男男同性传播上升趋势明显,阻断性传播是当前控制AIDS疫情的重要任务。

关 键 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特征  性传播疾病  病毒性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