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精细结构
引用本文:闫成国,曹井泉,陈宇坤,刘保金,高武平,姬计法,张文朋,酆少英.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精细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2):4431-4439.
作者姓名:闫成国  曹井泉  陈宇坤  刘保金  高武平  姬计法  张文朋  酆少英
作者单位:1.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 300201;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地震风险预警技术及服务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18ZXAQSF00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123)及天津市"十二五"蓟运河断裂探测项目(津发改投资647号)共同资助.
摘    要:穿过天津地区张渤带的长86 km、NE向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该区清晰的地壳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为研究张渤地震构造带的深部孕震环境和构造模式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对探讨晚中生代以来华北裂陷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以结晶基底反射TG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地壳反射波组丰富,分层特征明显,界面起伏形态清楚,清晰地刻画出冀中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箕状沉积凹陷的底界、潮白河断裂、蓟运河断裂及丰台—野鸡坨断裂的几何结构;地壳内部结晶基底(TG)至Moho之间,显示出近于"反射透明"的地震波场特征,无明显震相,这与华北其他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明显不同;地壳厚度为30.0~34.5 km,总体变化趋势为中段地壳厚而南北端相对较薄,Moho在横向上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和横向间断特征,在Moho被错断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和RC,RA可能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的侧向残留物,叠层状反射震相RC则表现出壳幔过渡带特征;剖面揭示了2条错断Moho的超壳深大断裂(FD1和FD2)和9条上地壳断裂,深大断裂应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造成上地幔隆起而形成的,上地壳断裂与地壳垂直运动及侧向引张力有关;超壳深断裂(FD1和FD2)为本区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与能量交换提供了通道,而与之对应的地壳浅部断裂(F3和F9),则为能量调整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断裂邻近区域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值得注意.

关 键 词:张渤构造带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精细结构  深断裂  
收稿时间:2020-05-11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