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电针“足三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引用本文:董佳梓,魏云涛,许环宇,张妤,勇入琳,薛亚楠,张立德.电针“足三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8(6).
作者姓名:董佳梓  魏云涛  许环宇  张妤  勇入琳  薛亚楠  张立德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肿瘤医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
摘    要: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信号通路,观察针刺"足三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阐释针刺"足三里"防治CFS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多因素造模法复制CFS模型。足三里组电针双侧"足三里",非经非穴组电针双侧非经非穴,每日1次,每次20min,持续10d。检测造模前后、治疗后大鼠抓力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合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SIRT 1)以及PGC-1α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ATP合酶、SIRT 1以及PGC-1α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抓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足三里组大鼠抓力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骼肌ATP合酶蛋白表达、ATP合酶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p-AMPK/AM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T 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GC-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骨骼肌ATP合酶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p-AMPK/AMPK上调(P0.05),SIRT 1蛋白及mRNA、PGC-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使CFS大鼠骨骼肌AMPK表达明显增加,提高SIRT 1的表达,进一步直接或间接激活PGC-1α,提高线粒体的ATP合成,改善机体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机体能量代谢,从而起到对CFS的治疗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