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川中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黑色页岩孔隙微观特征及主控因素
引用本文:祝海华,陈琳,曹正林,王明磊,洪海涛,李育聪,张芮,张少敏,朱光仪,曾旭,杨巍.川中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黑色页岩孔隙微观特征及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43(5):1115-1126.
作者姓名:祝海华  陈琳  曹正林  王明磊  洪海涛  李育聪  张芮  张少敏  朱光仪  曾旭  杨巍
作者单位:1.西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中国石油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3.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5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021173)
摘    要:为研究川中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控制因素,利用电镜、显微荧光、物性分析、氮气吸附、有机碳及热解等测试手段,开展页岩层系的储集空间、物性、含油性分析,并讨论了微观特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①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包括微裂缝和孔隙,微裂缝主要为页理缝和介壳方解石解理缝,孔隙以粘土孔隙为主,其次为介壳方解石晶间孔、自生石英晶间孔,少量有机质孔、黄铁矿晶间孔。②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具有孔径-孔隙度负相关特征,即页岩孔隙度高(平均5.69 %),粘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孔径小,孔隙与页理缝组成水平孔缝系统;介壳灰岩孔隙度低(平均3.27 %),介壳方解石、石英晶间孔比例增加,孔径大,孔隙与解理缝形成网状的孔缝系统。③油相微观赋存具有较强非均质性,表现为富有机质页岩段含油性(热解游离烃含量S1、油饱和度指数OSI)好,但油相分散分布于粘土微小孔隙中,显微荧光弱,流动性差;孔径大的介壳方解石/石英晶间孔隙、解理缝以及页理缝中烃类更富集,显微荧光强。④微裂缝对烃类的微观富集至关重要。油气生成之后优先进入页理缝,并在页理缝附近的介壳方解石孔缝系统中富集,而距离页理缝较远的介壳方解石孔隙含油性变差,建议以孔径和微裂缝发育程度作为大安寨段页岩油有利层段优选的关键参数。

关 键 词:微裂缝  孔隙特征  孔缝系统  页岩油  大安寨段  侏罗系  四川盆地  
收稿时间:2022-04-17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