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引用本文:叶振淼,王大勇,赵丽娜,张鹤美,苏德华,陈向阳,汪若秋.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1):1356-1359.
作者姓名:叶振淼  王大勇  赵丽娜  张鹤美  苏德华  陈向阳  汪若秋
作者单位: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Y20180789)
摘    要:目的 了解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温州市历年报告的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对其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下载2017年温州市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特征。 结果 截止2018年底温州市累计报告15~24岁HIV/AIDS学生病例89例,学生病例数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男女性别比为29.67∶1;男男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5.28%;通过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病例数最多,分别占33.71%、26.97%,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占17.28%,梅毒现症感染率为17.54%。哨点监测显示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5.63%;有过性行为的占9.75%,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5.64%,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和男男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13%、3.13%、0.25%和1.57%,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8.16%、20.00%、50.00%和0;最近一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比例为39.00%;HIV抗体、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均未检出阳性。 结论 男男同性性接触是温州市青年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学生病例晚发现比例高,梅毒现症感染率高,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明显,应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精准干预。

关 键 词:学生  艾滋病  流行特征  知识  行为  
收稿时间:2019-0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预防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预防医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