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旱地种植体系对土壤水分及有机氮和矿质氮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小涵,王朝辉,郝明德,王丽,李生秀.黄土高原旱地种植体系对土壤水分及有机氮和矿质氮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686-2692.
作者姓名:李小涵  王朝辉  郝明德  王丽  李生秀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闩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作物长期连作或轮作对旱地土壤水分和不同形态有机氮及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确定旱地作物配置、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养分管理。【方法】利用黄土高原中部旱地2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休闲、小麦连作、玉米连作、苜蓿连作、豌豆-小麦-小麦-糜子及玉米-小麦-小麦-糜子轮作6种作物种植体系,对土壤水分、有机氮、轻质有机氮和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长期休闲土壤有机氮、轻质有机氮和矿质氮含量最低;苜蓿连作能较好地保蓄浅层水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氮和轻质有机氮含量,特别是0~20 cm的表层土壤,但较深土层的水分和矿质态氮消耗增加;玉米或小麦连作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氮和轻质有机氮含量,但长期小麦连作增加土壤轻质有机氮含量的作用更为明显;两种轮作土壤的有机氮含量与小麦连作无显著差别,而两种轮作土壤0~20 cm表层土壤的轻质有机氮含量却既高于玉米连作土壤,也高于小麦连作土壤;土壤矿质氮含量高低与采样时是否有作物生长或施肥有关。【结论】长期免耕种植豆科作物虽能通过增加土壤轻质有机氮来提高有机氮累积,但增加下层土壤的水分消耗;豆科作物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或深浅根作物轮作,是优化土壤水分利用,增加土壤有机氮累积和协调土壤氮素供应的重要措施。

关 键 词:轮作  连作  有机氮  矿质氮  轻质有机氮
收稿时间:2007-11-19

Effects of Cropping Systems on Soil Water,Organic N and Mineral N in Dryland Soil on the Loess Plateau
LI Xiao-han,WANG Zhao-hui,HAO Ming-de,WANG Li,LI Sheng-xiu.Effects of Cropping Systems on Soil Water,Organic N and Mineral N in Dryland Soil on the Loess Plateau[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8,41(9):2686-2692.
Authors:LI Xiao-han  WANG Zhao-hui  HAO Ming-de  WANG Li  LI Sheng-xi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