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动物保护伦理及其实践困境——以玉林“狗肉节”引发的争议为例
引用本文:覃青必.动物保护伦理及其实践困境——以玉林“狗肉节”引发的争议为例[J].中州学刊,2014(10).
作者姓名:覃青必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摘    要:从动物保护伦理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动物为敌的阶段、以动物为工具的阶段、保护动物的阶段。保护动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狗不同于其他家禽家畜,它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信任人并能陪伴人左右的动物,其对人的忠诚与奉献令人动容,正因为狗的这种特殊性,才导致了我们对它的保护。保护狗,一方面出于作为主体的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出于人维护自身精神品质的需要,因此保护狗其实保护的就是人自己。保护狗是有条件的,它只是在与人的基本生存发展需要不产生矛盾时才有效。保护狗要以宽容、耐心的态度进行,而不能付诸暴力,它应该在"反思的平衡"中不断获得发展。

关 键 词:狗肉节  社会文明  动物保护伦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