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药治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计磊,李西启,陈士壮,顾人东,李军体.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药治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1998,3(2):31-32.
作者姓名:计磊  李西启  陈士壮  顾人东  李军体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45医院
摘    要:目前,我们尚未见有关中药治疗前后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变化的报道.1996年2月~1997年6月,我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ISEL)技术检测了7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前后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指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男47例,女29例;年龄30岁~79岁,平均60.3岁.其中鳞癌52例,腺癌19例,低分化癌2例、细胞分类不明者3例.按肺癌TNM分期国际标准分期,其中Ⅲa期1例,Ⅲb期2例,Ⅳ期73例.按患者入院时间为序随机分为中药组40例、化疗组36例.两组均为初治患者,病程为1~5个月,分期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心脏的情况,化疗选用CAP或CM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氨铂).化疗组每3~4周重复1次,治疗3次为1疗程;中药组在化疗的同时服用自拟的“益元健中汤(人参、黄芪、

关 键 词:临床意义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凋亡指数  肿瘤细胞凋亡  中药治疗  治疗前后  原位末端标记  癌组织中  NSCLC  肺癌组织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