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姜黄素防治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研究
引用本文:狄建彬,顾振纶,赵笑东,钱培刚,蒋小岗,郭次仪.姜黄素防治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41(8):1322-1326.
作者姓名:狄建彬  顾振纶  赵笑东  钱培刚  蒋小岗  郭次仪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部 药理学系,江苏 苏州 215007;苏州中药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7;苏州大学医学部 药理学系,江苏 苏州 215007;苏州中药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8;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3;苏州大学医学部 药理学系,江苏 苏州 215007;苏州中药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7;香港保健协会,香港
基金项目:香港保健协会心血管疾病研究资助项目(HK20040906);苏州市科技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YJS0939)
摘    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高脂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制备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姜黄素 (40、80、160 mg/kg) 以及力平之 (20 mg/kg) 进行干预。实验 4 周后,计算肝脏系数,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游离脂肪酸 (FFA)、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氨酸转氨酶 (AST)、天冬氨酸转氨酸 (ALT) 的量,肝脏组织中 TC、TG、FFA、MDA、SOD 的变化,同时制备大鼠肝脏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姜黄素 (40、80 mg/kg) 给药 4 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脏系数非常显著降低 (P<0.01),其血清和肝脏匀浆液的 TC、TG、FFA、MDA、AST、ALT 等水平均有显著降低 (P<0.05、0.01),HDL-C、SOD 水平显著升高 (P<0.05、0.01)。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给予姜黄素 (40、80 mg/kg) 4 周后大鼠的肝脂质变性明显减轻 (P<0.01)。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脂肪 (TG) 在肝脏中的沉积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有关。

关 键 词:姜黄素    高脂性脂肪肝    脂质过氧化    血脂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教育探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教育探索》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