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应用不同成分血液抢救效果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不同成分血液在抢救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12—2016-10于某院诊治的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产妇16例,依据抢救前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判断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凝血功能障碍所缺乏的主要凝血成分,进而给予针对性输注各类血液成分。分别于抢救后1 h、2 h再次检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抢救后6 h、12 h检测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16例患者中,输注血小板6例,输注冷沉淀9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5例,输注红细胞制品16例。抢救前、抢救后1 h及2 h患者MAP、CVP、红细胞比容(HCT)均呈升高趋势,而心率(HR)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前、抢救后1 h及2 h患者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呈下降趋势,而纤维蛋白原(FIB)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PLT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多存在外周循环不足以及凝血因子消耗性缺乏,依据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给予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可有助于改善患者循环状态,重建凝血功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