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及展望
引用本文:龙海清,何维.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8):728-730.
作者姓名:龙海清  何维
作者单位: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湘潭411101
摘    要:自1951年由Geschichter和Copeland首先报道皮质旁骨肉瘤以来,标志着人类对骨肉瘤的认识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67年,Dahlin将骨膜骨肉瘤从皮质旁骨肉瘤分出,1976年,UNIN等分析了102例骨肉瘤,也发现了23例骨膜骨肉瘤。1983年,Wold在复习Mayo chiaic的1200例骨肉瘤时,发现了9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其预后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表现均不同于皮质旁骨肉瘤和骨膜骨肉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于骨表面的骨肉瘤称为表面骨肉瘤,并将其分为:皮质旁骨肉瘤(parosteal osteosarcoma),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高恶性表面骨肉瘤(high—grade surface osteosarcoma)。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 键 词: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  影像学诊断  皮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世界卫生组织  影像学表现  组织学表现  Mayo
文章编号:1681-2824(2005)08-0728-03
收稿时间:2005-07-2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