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早侏罗世大洋缺氧事件在塔里木盆地的响应
引用本文:邱若原,方琳浩,卢远征,邓胜徽,张新智,吕沛宗,任嘉豪,黄汝婷,房亚男,张小宇,李宏佳,鲜本忠,师生宝.早侏罗世大洋缺氧事件在塔里木盆地的响应[J].沉积学报,2023(2):425-434.
作者姓名:邱若原  方琳浩  卢远征  邓胜徽  张新智  吕沛宗  任嘉豪  黄汝婷  房亚男  张小宇  李宏佳  鲜本忠  师生宝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024);
摘    要:早侏罗世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简称“T-OAE”),被认为与Karoo-Ferrar大火成岩省爆发以及与甲烷气水合物有关的温室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全球变暖密切相关。该事件在特提斯洋区有较详细研究,但在陆相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变化和沉积响应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河地区的有机碳同位素地层数据,“东剖面”和“西剖面”中δ13C曲线总体的正偏移趋势被多幕次地快速负偏移打断,表明地表碳循环受到了巨大扰动。事件层内δ13C值的突然负向波动暗示了大气碳库在短时间内有相对轻同位素特征的碳注入,并呈现不稳定的、阶段性注入的特点,推测可能与增温引发的正反馈有关。沉积相突变与孢粉种类的衰减表明该区沉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碎屑白云岩和紫红色泥岩的出现和湿生孢粉的衰减以及中生孢粉的出现,均表明在T-OAE期间塔里木盆地北缘气候转为干热。该研究报道了首个来自陆相沉积盆地边缘的T-OAE记录,对于深入理解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升高背景下引起的陆地系统响应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早侏罗世  塔里木盆地  大洋缺氧  碳同位素负偏  气候变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