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有“形”与无“形”
引用本文:李晓东.有“形”与无“形”[J].世界建筑,2001(1):80-84.
作者姓名:李晓东
作者单位:李晓李工作室
摘    要:对形的理解,可以说是西方人的传统,从古希腊神庙、罗马大教堂,一直到工业革命,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西方建筑史的演变无一例外地是围绕著“形”的变革。而空间的概念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专利。老子早在2000年年前就已对空间做出了精辟的阐述。“空间”一词最开始出现在西方建筑师的设计语录里已经是19世纪末。赖特埋承老子“空间”论对他设计理念的形成举足轻重。空间的流动与自由也造就了密斯。另一个推动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理论框架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功能主义(Functionism)。应该说,功能主义的理论首先从根本上对传统上以“形”为主的建筑理念提供了突破点。这一点可以从现代建筑史的发展过程得到印证:现代建筑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是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新艺术运行(ArtNouveau)以后,而这两项运动都是在空间形态上突破了传统。往后的荷兰风格派(de Stijl)和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则是更彻底地摆脱了过去。

关 键 词: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建筑史  建筑理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