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翟晓雪,白璐,德丽达·库拉别克,钱军.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研究进展[J].肿瘤,2023(2):132-142.
作者姓名:翟晓雪  白璐  德丽达·库拉别克  钱军
作者单位: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SJCX23_0788)~~;
摘    要: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 Lung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同时将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为主型肺腺癌划分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并将其定义为微乳头型肺腺癌(micropapillary-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MPA),其组织学特异性和临床特殊性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常具有侵袭性强、转移率高、术后易复发等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目前,MPPAC的临床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但针对其病理学异质性、分子生物学特点、临床特征和预后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对MPPAC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  病理学  临床特征  预后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