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张欢,成金华,陈军,倪琳.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
作者姓名:张欢  成金华  陈军  倪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编号:11&ZD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调整与政策选择研究”(编号:11BKS045,12CKS022,13CKS021);湖北省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G2012001A)
摘    要: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3个子系统,27个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样本省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指出子系统评价值在60分以下省份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存在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西部地区。②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和协调度评价情况看,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排名和协调度排名具正相关性。③从子系统评价结果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压力较中部地区小,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压力较西部地区小;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于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高于西部地区。④依据评价结论,建议东部地区要花大力气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中部地区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西部地区要以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避免"三高一低"产业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布局,还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

关 键 词: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PSR模型  生态系统  省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