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近10年来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光辉,王琦,薛俊宏.近10年来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0):792-796.
作者姓名:王光辉  王琦  薛俊宏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2. 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山东,泰山,271000
摘    要:1 病因病机 目前中医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本病由肾虚所致.妇女届近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等肾阴肾阳偏胜偏负现象,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故肾虚是致病之本.由于体质因素的差异,临床又有肾阳虚、肾阴虚或肾中阴阳俱虚之不同表现,而以肾阴虚最为多见.然而,根据脏腑相关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人们认识到单用肾虚来解释此病是远远不够的,它还与脾、肝、肾三脏及气血冲任有关.肝肾同源,肾阴亏虚,常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失煦,可致脾肾阳虚;肾水不足,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可见心火独亢,耗伤气血.同时,精血不足、冲任不通是发病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对“肾虚血瘀”病机的深入研究,发现瘀血作为继发性病理产物本于肾,以致气血失调、脉络固涩、滞而不畅、脏腑功能失常.此外还有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肾虚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奇经八脉的影响亦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该病的各种异常表现多与奇经有关,故不论病机分析还是辨证论治,皆应注意奇经的作用.

关 键 词: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研究  概述
文章编号:1006-3250(2006)10-0792-05
收稿时间:2006-03-14
修稿时间:2006年3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