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潜在植被生产力的分布与模拟
引用本文:李迪强,孙成永.中国潜在植被生产力的分布与模拟[J].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6):560-566.
作者姓名:李迪强  孙成永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摘    要:利用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netprimaryproductivity)的散点测量数据及中国一般气象站气候记录资料,并根据附近气象站数据进行地理位置相关插值,采用Penman方法计算潜在蒸散,用Thornthwaite的土壤水分处理方法,计算了NPP测定位点的水分平衡。结果表明NPP与生长季实际蒸散、总蒸散、潜在蒸散显著相关,与干燥度成负相关。从生长季的实际蒸散、干燥度指标两参数出发,建立了WBINPP模型:NPP=2.55·GAE·e-4.20922-1.9665AI。该模型考虑了植被生产力形成机制,与NPP实测值相关性高达0.842,高于国际上著名NPP模型Miami模型、ThornthwaiteMemorial模型和Chikugo模型(相关系数为0.655~0.732)。最后利用EIS软件对全国潜在NPP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最大值出现在海南和台湾,大于22t·hm-2·a-1,长江中下游地区12~16t·hm-2·a-1,华北平原为8~12t·hm-2·a-1,东北地区为4~8t·hm-2·a-1;草原地区为2t·hm-2·a-1左右,干旱荒漠小于2t·hm-2·a-1。

关 键 词:植被气候相互作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水分平衡指数,全球变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