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从医案看赵辑庵“意法”治病的思路、方法及启示
引用本文:范曼琪,范嘉伟,方元芝,许能贵.从医案看赵辑庵“意法”治病的思路、方法及启示[J].环球中医药,2020,13(4):692-695.
作者姓名:范曼琪  范嘉伟  方元芝  许能贵
作者单位:510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华南针灸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国家级重大培育项目;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
摘    要:赵辑庵,清末民初针灸学家,被誉为“三晋名医”,其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为《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赵辑庵先生认为,临证时若审察病因为神志误用而得,则先灵活运用情志相胜法、顺情从意法、劝慰开导法等意法进行治疗,待病人情志稳定后,再辅以针刺、推拿或药物治疗等方法,从而达到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的治疗效果,此为“意法”治疗法。笔者经研读上述著作后,结合现今的医学实践重躯体症状而忽视患者在疾病背后隐藏的情绪心理障碍,造成治标不治本、久治不愈等后果的现状,特结合赵辑庵先生临证具体医案将其“意法”治疗思路、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并由此得出启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生应从综合、整体观点寻找疾病的原因,全方面考虑制定更完善的治疗方案;辨证时应周察缜思,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深谙致病之理及治病之意,治病时当从意出发,临机应变,形神共治而以“治神”为先。

关 键 词:赵辑庵  意法  治神  情志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形神共治  启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