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86份甘蔗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评价
引用本文:赵勇,赵俊,昝逢刚,赵丽萍,赵培方,朱建荣,BURNER David M.,吴才文,刘家勇.86份甘蔗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5).
作者姓名:赵勇  赵俊  昝逢刚  赵丽萍  赵培方  朱建荣  BURNER David M.  吴才文  刘家勇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 开远 661699;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 开远 661699;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 开远,66169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418);云岭英才计划“高端外国专家”专项;国家糖料体系产业技术体系(CARS–170101);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8DG018–7)
摘    要:基于大田试验,在成熟期选择甘蔗锤度、甘蔗糖分、蔗汁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5个重要工艺性状,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86份甘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及筛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主要工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为3.60%~11.60%,变异广泛。对86份种质5个工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工艺性状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第一、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700%,特征值分别为3.700和0.990,显著高于其他因子。结合聚类分析,86份种质资源可以分为5个类群,第Ⅰ、Ⅱ、Ⅲ、Ⅳ、Ⅴ类分别包含20、12、11、33、10份。甘蔗锤度、甘蔗糖分、蔗汁糖分和蔗汁简纯度以第V类群的最高,第Ⅱ类群的最低,其他3个类群的居中;纤维分以第Ⅲ类群的最低,第Ⅳ类群的最高。聚类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平均判对概率为91.86%,较好地体现了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实际表现,筛选出10份工艺性状优良的种质(CP70–330、CP81–1405、CP94–1100、CP94–2059、KQ01–1261、Q155、Q188、Q190、Q207、Q96),全部为早熟品种,其中,CP81–1405、Q155、Q96的平均甘蔗糖分超过16%,可作为高糖亲本加以利用。

关 键 词:甘蔗  种质资源  工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