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高于90K的钇钡铜氧系化合物的超导电性
引用本文:刘东,万发宝,孙自强,卢寿昌,樊江水,陈新航,平一梅,杨涛.高于90K的钇钡铜氧系化合物的超导电性[J].西北大学学报,1987(4).
作者姓名:刘东  万发宝  孙自强  卢寿昌  樊江水  陈新航  平一梅  杨涛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物理系 (刘东,万发宝,孙自强,卢寿昌,樊江水,陈新航,平一梅),电子工业部十六研究所(杨涛)
摘    要:1973年以来,对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几乎停顿不前.Bednorz和Mulle在La—Ba—Cu—O系中高于30K超导电性的发现迅速改变了这种局面。以后的发展近乎日新月异。赵忠贤等首先报道了在Y—Ba—Cu—O体系中发现高于液氮温度(77K)的超导电性并公布了材料组分。接着C.W.Chu等在Y—Ba—Cu—O多相氧化物超导体中得到了高于90K的的超导电性。最近,更多的研究组在单相YBa_2Cu_3O_(9~-y)氧化物超导体中发现了高于90K超导电性。我们在研制单相YBa_2Cu_2O_(9~-y)超导材料过程中发现,制备条件对超导性质的影响很大。我们选用分析纯钇钡铜的氧化物或碳酸盐。阳离子配比为Y∶B∶Cu=1∶2∶3。在玛瑙研钵里充分研磨以后,在管式炉内900—1100℃通氧烧结12—24小时。冷却速率对超导性质的影响是显著的。缓慢(超过6小时)冷却到室温可得到零电阻温度高于90K的超导电性,如图1所示。快速冷却的零电阻温度低于77K,如图2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