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的脑保护作用
引用本文:杨婷,徐莎莎,陈轲扬,韩钊,曹云刚.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的脑保护作用[J].中国药师,2021(6):997-1012.
作者姓名:杨婷  徐莎莎  陈轲扬  韩钊  曹云刚
作者单位: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2.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71267);?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编号:Y2020527);
摘    要:摘要:目的:观察大鼠心肺复苏后脑能量代谢变化及新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20只成年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和2-BFI组,其中常规复苏组和2-BFI组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待自主循环恢复后,2-BFI组股静脉注射2-BFI 3 mg·kg-1,假手术组和常规复苏组股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0.5,3,6,12,24 h取材,每个时间点8只,采用HPLC法测定组织腺苷酸含量,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ATP酶活性。结果:各组间大鼠体质量、肾上腺素用量、平均动脉压(MAP)、胸外按压时间参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复苏组比较,2-BFI组的5’-ATP、EC和TAN于24 h显著升高,5’-AMP显著下降(P<0.05或P<0.01);6,12,24 h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0.5 h比较,常规复苏组和2-BFI组24 h的5’-ATP、5’-AMP、TAN、E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2 h和24 h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形态结构清晰,神经细胞无肿胀;常规复苏组在6 h后,脑组织细胞坏死,细胞体积缩小,胶质细胞周围间隙扩大,血管周围有大的空白区域及细胞碎片,结构稀疏,见核固缩、深染等细胞缺血坏死表现;2-BFI组6 h后核周间隙扩大,较少坏死空泡区,胶质细胞轻度水肿。结论:大鼠心肺复苏后存在脑能量代谢障碍,2-BFI能改善脑能量代谢,减轻脑再灌注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关 键 词: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脑损伤  三磷酸腺苷酶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药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药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