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感知冲突的空间响应及形成机制——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引用本文:刘阳,赵振斌,李小永,张建荣,李洋洋.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感知冲突的空间响应及形成机制——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地理科学,2022,42(3):401-412.
作者姓名:刘阳  赵振斌  李小永  张建荣  李洋洋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TS015)资助~~;
摘    要: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与参与式制图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通过质性+空间的混合分析方法探讨了居民感知冲突的类型、空间响应分布及其形成机制,旨在为自然保护地的冲突管理提供参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结果显示:① 社区居民感知有7种冲突类型,分别为生计保障不足、活动空间压缩、政策措施缺位、情感支持弱化、日常生活不便、环境质量降低和生产经营矛盾,前5种冲突总占比达76.4%,构成了当地的主要冲突;② 冲突的空间响应是居民对冲突关注度和不满意程度的共同反映,总体上呈现出高值区相对独立、低值区连片分布的空间格局,响应水平较高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冲突显示度和管理优先等级;③ 冲突的空间响应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现象,其中旅游开发程度和生计策略的影响较大,交通出行管理、居住区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房屋修建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总体反映了邛海生态建设、旅游开发、政策与制度安排、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分别为冲突响应提供了原始动力、外部推动力、结构性动力和社会性动力。

关 键 词:扎根理论  感知冲突  地理探测器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  
收稿时间:2022-01-01
修稿时间:2022-04-01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