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心外膜消融少见部位的特发性室性早搏题录
引用本文:居维竹,张劲林,施林生,顾凯,褚明,陈红武,杨刚,郦明芳,刘海雷,张凤祥,杨兵,陈明龙.心外膜消融少见部位的特发性室性早搏题录[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3(3).
作者姓名:居维竹  张劲林  施林生  顾凯  褚明  陈红武  杨刚  郦明芳  刘海雷  张凤祥  杨兵  陈明龙
作者单位: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    要:目的报道1组起源于心外膜远离crux区和summlt区城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心电图、标测特征, 以及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共收集9例在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的特发性PVC患者资料, 通过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确定PVC的起源部位, 分析不同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和标测特征。如GRS波宽度, 相应导联GRS波呈GS型, 心内膜标测提前量。如体表起始有无"r"波, GRS波宽度以及心内膜最早激动总相比于GRS波起点的提前量。结果入选9例患者, 年龄(32±13)岁。其中男6例, 所有患者PVC均起源于心外膜, 其中有4例位于下壁, 1例位于前壁, 1例位于心尖部, 其余3例位于侧壁。体表心电图的对应导联组QRS波为无"r"波的QS型。在心内膜和心外膜都进行标测, 两者激动提前QRS时限分别为(-11±4)ms和(-25±8)ms。所有患者心内膜单极电图均呈rS型, 外膜起源处标测单极电图为QS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中位随访11个月无复发。结论部分特发PVC可起源于远离cru...

关 键 词:心律失常    心性  心外膜  消融  心电图  室性早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