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与影响机理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刘愿理,廖和平,蔡拔林,石永明,邱继勤.基于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与影响机理北大核心CSCDCSSC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5):165-175.
作者姓名:刘愿理  廖和平  蔡拔林  石永明  邱继勤
作者单位:1.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00067;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407407;3.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人民政府400050;4.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400067;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2021BS07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土地管理法》背景下重庆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风险判别与评价研究》”(批准号:20SKGH1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2020三峡库区临界贫困群体致贫、返贫风险预警及防控机制研究”(批准号:20YJC790002);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旅游助推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研究”(批准号:2155053)。
摘    要:2020年后,中国农村绝对贫困彻底消除,但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且覆盖范围和贫困维度更广,致贫因素更复杂,将影响中国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文章基于多维相对贫困理论,从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视角出发,以贵州省天柱县5 502户样本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尝试划定多维相对贫困标准,识别不同生计类型相对贫困户,深度剖析致贫原因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较深,差异性较大,其中外出务工型农户相对贫困程度较低,政府兜底型农户相对贫困程度较高。(2)运用Dagum基尼系数验证了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中位数的60%识别研究区不同生计类型相对贫困户更具合理性,其中政府兜底型相对贫困发生率较高,达到56.00%,其次是传统务农型和兼业型农户,外出务工型农户相对贫困发生率较低,仅为2.46%。(3)不同生计类型相对贫困户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传统务农型相对贫困户主要以外源滞后型为主,外出务工型和政府兜底型相对贫困户主要以内生滞后型为主,而政府兜底型相对贫困户主要以内生外源滞后型为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构建“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传统务农型相对贫困户治理模式“,双核心双动力”外出务工型相对贫困户治理模式“,N+1”兼业型相对贫困户治理模式和“三管齐下”政府兜底型相对贫困户治理模式。

关 键 词:多维相对贫困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  影响机理  治理模式  天柱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