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的角膜光学像差和视网膜影像质量
引用本文:AntonioGuirao ManuelRedondo EdwardGeraghty PatriciaPiers SverkerNorrby PabloArtal 孙岩秀 赵光喜.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的角膜光学像差和视网膜影像质量[J].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2003,15(2):91-98,118.
作者姓名:AntonioGuirao  ManuelRedondo  EdwardGeraghty  PatriciaPiers  SverkerNorrby  PabloArtal  孙岩秀  赵光喜
作者单位:[1]不详 [2]FromtheLaboratoriodeOptica,UniversidaddeMurcia,Murcia,Spain [3]Phannacia,Groningen,theNetherlands
摘    要:目的:对植入单焦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IOL)的患者与相同年龄组(60—70岁)健者的角膜光学像差和视网膜影像质量进行比较,并以此结果为依据建议改进IOL的光学设计以优化视网膜影像的质量。方法:运用一种双向透光仪器(double pass apparatus)来测量3、4、6mm直径时瞳孔的视网膜影像质量。而4mm瞳孔时的角膜像差是根据角膜地形图提供的不同高度通过一种射线跟踪技术(ray-tracing technique)计算而得出。对2组相似年龄的各20例患者进行研究:第1组植入PMMA IOL,第2组以健康对象作为参照。结果:老年健康人群与植入。IOL患者的平均视网膜影像质量是相似的,两者的视网膜影像质量较年轻健康人群(20-30岁)明显要差。但2组老年人对去焦状态比年轻人更能耐受。结论:尽管单独的IOL有着良好的光学质量,但是单焦点IOL植入组患者的视网膜影像质量比年轻健康对像差筛板。联系到植入眼术后的像差特性可以解释这种矛盾。自然晶状体的理想替代物并不仅仅是有着理想的单纯光学性能的IOL,而更需是被设计成能补偿角膜像差——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年轻对象的自然晶状体启发而形成的设计。

关 键 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  角膜  光学像差  视网膜  影像质量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白内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