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因子在灵长类动物内应用的免疫原性研究
引用本文:向 莹,陈 松,李俊华,钟 山,王婉瑜,熊郁良,陈 实,陈 刚.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因子在灵长类动物内应用的免疫原性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8,29(5):511-517.
作者姓名:向 莹  陈 松  李俊华  钟 山  王婉瑜  熊郁良  陈 实  陈 刚
作者单位:1.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32;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动物毒素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223
摘    要:眼镜蛇蛇毒因子(CVF)能特异性清除机体循环中的补体C3,从而可能在防治补体介导的损伤或疾病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因子(Y-CVF)较文献报道的其他各种CVF具有更高的活性和较少的用药量。为探讨Y-CVF静脉使用是否诱导灵长类动物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和异种天然抗体,给2只正常食蟹猴每两周静脉注射一次治疗剂量(0.05 mg/kg)的Y-CVF,共4次,检测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内补体C3水平、总补体活性(CH50)、抗Y-CVF抗体和抗猪内皮细胞异种抗体的变化。结果显示,前2次注射Y-CVF后均有良好的清除补体效果,第3次注射Y-CVF后补体仅被部分灭活,第4次注射Y-CVF后则基本无效。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证实特异性抗Y-CVF抗体产生,且其滴度随着Y-CVF注射次数增加而递增。多次注射Y-CVF后,并没有在血清内检测到明显的抗猪内皮细胞抗体的变化。因此,多次静脉注射Y-CVF能诱导灵长类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导致Y-CVF失效,但未发现抗α-Gal异种天然抗体明显增加

关 键 词:食蟹猴  眼镜蛇蛇毒因子  免疫原性
收稿时间:2008-7-1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