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研究状况与进展
引用本文:唐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研究状况与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20(1):86-89.
作者姓名:唐青
作者单位:100052,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摘    要: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在中国称新疆出血热)因感染CCHF病毒引起,是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4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之一。CCHF病毒经蜱传播,是自然界中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在蜱→非人类脊椎动物→蜱之间循环的地方性动物传染病。人被带病毒蜱叮咬、接触感染动物内脏和皮毛、密切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本病。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病毒性出血热的基本特点外,以消化道出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有关CCHF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结构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使本病的病原特点、传播和流行分布得到进一步阐明。

关 键 词: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hemorrhagic  病毒性传染病  CCHF  接触感染  病毒性出血热  fever  新疆出血热  动物传染病  消化道出血
收稿时间:2005-05-25
修稿时间:2005年5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