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图像文化的哲学基础
引用本文:肖建华.图像文化的哲学基础[J].国外社会科学,2009(1).
作者姓名:肖建华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图像文化与当代审美观的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06JA720026
摘    要:"图像"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同在的"存在者",是"语言"的始祖,并同语言一起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从古希腊起就形成了视觉在场的形而上学,但它指向的是"思"。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将"思"转向"看",从而完成了视觉哲学的转向。拉康的"镜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看"的本质。福柯的全景敞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的最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运作的总体系。德波的"景观理论"涉及到图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这些理论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看的方式",它们构成了图像文化的哲学基础。

关 键 词:图像文化  世界图像  景观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