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影响海捕三疣梭子蟹暂养育肥成活率低的关键因子研究
引用本文:郑宽宽,许文军,施慧,汪玮,谢建军,王庚申,何杰.影响海捕三疣梭子蟹暂养育肥成活率低的关键因子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
作者姓名:郑宽宽  许文军  施慧  汪玮  谢建军  王庚申  何杰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摘    要:成活率低已成为制约海捕三疣梭子蟹暂养育肥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前期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影响海捕三疣梭子蟹暂养育肥成活率低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发现:(1)来源于不同捕捞作业方式的海捕三疣梭子蟹的成活率不同,其中来自蟹笼捕获的蟹暂养育肥成活率最高,流网和拖网捕获的成活率较低,但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来源于不同作业渔区的海捕三疣梭子蟹的成活率不同,相比之下,离暂养区越近的渔区的海捕三疣梭子蟹的暂养育肥成活率越高;(3)捕捞作业分拣过程中造成的敲打损伤和肢体残缺均严重影响了海捕三疣梭子蟹暂养育肥的成活率,遭受敲打损伤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未受敲打损伤组(P0.05),蟹体肢体残缺数越多,暂养育肥成活率越低,断肢数超过2条的成活率显著低于肢体完整组(P0.05),其中断肢数超过5条的成活率仅有2%左右;(4)运输过程中经受不同挤压程度(无挤压、轻度挤压、中度挤压、较重度挤压和重度挤压)和不同干露时间(0 h、0.5 h、1 h、1.5 h和2 h)下海捕三疣梭子蟹的成活率均相差无几(P0.05);(5)暂养密度越高,成活率越低,但不同密度组(2 kg·m~(-2)、3 kg·m~(-2)、4 kg·m~(-2)、5 kg·m~(-2))的整体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6)暂养期间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海捕三疣梭子蟹的成活率,病害发生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病害未发生组(P0.05);(7)不同性腺发育成熟度的海捕三疣梭子蟹的暂养育肥成活率之间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淡膏蟹和红膏蟹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无膏蟹(P0.05)。整体上,捕捞分拣过程中造成的敲打损伤、肢体残缺、暂养期间的病害以及蟹体本身的性腺发育程度均是影响海捕三疣梭子蟹暂养育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