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苦荞芽菜游离酚、结合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引用本文:孙坤坤,卢奕霏,侯泽豪,魏淑东,方正武.苦荞芽菜游离酚、结合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0,30(7):1035-1044.
作者姓名:孙坤坤  卢奕霏  侯泽豪  魏淑东  方正武
作者单位:(1. 长江大学 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 434025;2. 长江大学 生命科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755)。
摘    要:以苦荞品种‘昭苦2号’籽粒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化学技术研究苦荞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为苦荞芽菜的深度加工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苦荞籽粒萌发到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显著升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萌发2~6 d快速提高,在第6天分别达到109.27 mg/g和137.73 mg/g。游离酚和游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和总黄酮一致,萌发至第6天分别是萌发前苦荞籽粒的4.08 倍和4.53倍。芽菜形成过程中,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显著提高,但与总酚和总黄酮的比值较小。在苦荞籽粒萌发前后提取物中鉴定出6种黄酮单体,分别为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山奈酚、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3′-O-吡喃葡萄糖苷。游离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芦丁和槲皮素,其中芦丁的含量在萌发6~7 d增加缓慢,第6 天达到50.80 mg/g,而槲皮素的含量在萌发1 d后不断降低。结合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表儿茶素和芦丁。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综合评价不同萌发期苦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苦荞籽粒萌发后游离、结合及总抗氧化活性均显著提高。表明萌发至第6 天的苦荞芽菜具有更广的市场应用价值。

关 键 词:萌发  抗氧化活性  游离酚  结合酚  高效液相色谱

Free and Bound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Tartary Buckwheat Sprouts
SUN Kunkun,LU Yifei,HOU Zehao,WEI Shudong and FANG Zhengwu.Free and Bound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Tartary Buckwheat Sprouts[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20,30(7):1035-1044.
Authors:SUN Kunkun  LU Yifei  HOU Zehao  WEI Shudong and FANG Zhengwu
Abstract:
Keywords:Germin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Free phenol  Bound pheno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