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气藏形成机制
摘    要: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古老的震旦系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气藏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天然气成因与来源、油气充注期次与成藏演化等,研究了气藏的形成模式机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构造、岩性、地层—岩性等多类型气藏,不同气藏流体的性质存在差异。天然气为震旦系烃源岩与寒武系烃源岩混源气,不同气藏混源比例存在差异。气藏的形成经历了"三阶段":古油藏生成、原油发生裂解、气藏调整与定型;具"三机制":古油藏裂解异位聚集、古油藏裂解原位(就近)聚集、晚期干气聚集。对于类似于研究区这种高演化阶段的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古油藏裂解原位聚集机制可能是气藏形成与保存的最有利模式,最近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川中地区灯影组大型气藏即属于这种模式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