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皮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的预后意义
引用本文:魏芳,张义秀,张保佳,申培红.皮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的预后意义[J].中原医刊,2004,31(3):8-9.
作者姓名:魏芳  张义秀  张保佳  申培红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450007 (魏芳,张义秀,张保佳),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450007(申培红)
摘    要: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不同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恶性黑色瘤 2 2例 ,分析病历 ,观察HE组织学切片 ,进行随访。结果 :2 2例患者中 ,斑块型、结节息肉状及溃疡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9%、42 9%、16 7%。组织学类型中 ,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及混合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0 %、42 9%、80 %。病理学分级中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及Ⅴ级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80 %、5 0 %、42 9%、3 3 3 %、2 8 5 %。有淋巴结转移者 5年生存率 2 8 5 % ,无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 73 3 %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临床表现、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皮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分析  预后  病理组织学分
修稿时间:2003年8月3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