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引用本文:秦兆寅,刘绍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6(9).
作者姓名:秦兆寅  刘绍诰
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秦兆寅),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绍诰)
摘    要: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的精确过程尚未完全清楚,治疗方面还是临床工作者应努力克服的难题,这主要是该病临床经过险恶、多变、常伴随着肾衰和呼吸衰竭,死亡率仍停留在很高水平(10~50%)1~3]。发病机制早期理论是共同通道学说,即由于胆汁或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主胰管,使主胰管内压力超过40cmH_2O时,就可能造成小胰管破裂,使胰蛋白酶进入胰实质内,而引起自身消化。但临床实践中可见,造成胆总管末端阻塞的疾病很多,为何多数并不发生胰腺炎?其解释为,约77.7~85%的人具有副胰管,它和主胰管有多数吻合支,从而解除了主胰管负荷,并不酿成急性胰腺炎的发作4]。近期一些实验性胰腺炎研究认为,急性胰腺炎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