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牛血清蛋白结构的影响
引用本文:耿胜荣,程薇,廖涛,熊光权,李新,鉏晓艳,陈洪国.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牛血清蛋白结构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6,32(12):211-217.
作者姓名:耿胜荣  程薇  廖涛  熊光权  李新  鉏晓艳  陈洪国
作者单位:(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1.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
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NKYJJ23);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6-620-000-001-03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A03B05)
摘    要:为比较γ射线和电子束对牛血清辐照灭菌后蛋白损伤的差异,将牛血清辐照0~50 k Gy后,测定蛋白浓度、浊度、疏水性以及纯化后白蛋白的二级结构、热稳定性和分子量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牛血清辐照后蛋白浓度下降,浊度和疏水性上升,电子束辐照的变化幅度低于γ射线。以10 k Gy剂量为转折点,白蛋白的α螺旋含量先升后降,β折叠含量先降后升,变化范围分别为0%~15.2%和40.6%~52.4%。自由卷曲含量始终呈上升趋势。牛血清辐照后白蛋白组分的DSC图出现放热杂峰,出峰时间延长,γ射线辐照的峰温随剂量增加(77.4℃升至79.1℃)而升高,电子束辐照的趋势相反。照后白蛋白在GPC图中出现分布加宽的杂峰。这说明射线和电子束作用使牛血清同时发生交联和降解反应,破坏白蛋白二级结构,牛血清蛋白分子出现疏水基团外露,浊度增加,以及浓度下降的现象。常温辐照时电子束与γ射线效果差异不明显。

关 键 词:牛血清白蛋白  γ射线  电子束  特性  结构
收稿时间:2015/12/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