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海城碘泡虫(黏体动物门,黏孢子纲)补充描述及基于18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英文)
引用本文:李鹏,赵欣,习丙文,谢骏.海城碘泡虫(黏体动物门,黏孢子纲)补充描述及基于18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英文)[J].水生生物学报,2018(5).
作者姓名:李鹏  赵欣  习丙文  谢骏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海城碘泡虫原始描述中形态数据较为简单,且存在多个宿主及寄生部位,其有效性有待确定。利用现行主流的黏孢子虫形态特征和基因标记系统分析相结合的分类学方法,对采自太湖棒花鱼鳃丝的海城碘泡虫进行了补充描述。该碘泡虫孢囊呈白色,圆形,大小为(0.6—1.1)mm。成熟孢子正面观近似椭圆形,上端稍尖,侧面观呈纺锤型,孢子长(10.8±0.7)μm(10.1—11.5μm),孢子宽:(8.1±0.5)μm(7.5—9.0μm),孢子厚:(5.7±0.4)μm(5.2—9.0μm);两极囊呈梨形,大小存在细微差别,极囊顶端存在突起,大极囊长:(4.7±0.5)μm(4.8—6.7μm),宽:(2.5±0.2)μm(3.2—4.3μm),小极囊长:(4.4±0.2)μm(4.1—4.8μm),宽:(2.2±0.1)μm(2.0—2.5μm);极丝盘绕4—5圈。基于18S r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Y965936)比对分析,该碘泡虫与放射孢子虫Hexactinomyxon type 2相似率最高,为9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碘泡虫与Hexac-caudatus和Myxobolus squamae聚为独立分支,和其他已报道的黏孢子虫亲缘关系较远。研究在补充了海城碘泡虫形态学、基因标记序列信息基础上,推断了该虫生活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