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话题:历史研究性学习
引用本文:蒋鸣和,李代贵.话题:历史研究性学习[J].信息技术教育,2003(4).
作者姓名:蒋鸣和  李代贵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 主任、研究员 (蒋鸣和),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历史高级教师(李代贵)
摘    要:案例:我班有48名学生,有一次开设“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讨论课,主题是“评价拿破仑”。经最后统计,一共有42人在课前参与了资料或提纲准备,课上有25人发言。当然,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调度,使所有同学都发言,但我认为那样有违讨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再说,由于发言人次的分散也会影响讨论的深入。有6名同学没有准备相关材料,有3名同学说不感兴趣,有3名同学说没有小组愿意接纳自己。问题1: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蒋鸣和教授:这里先要和您商榷一个用词,“调动”改为“吸引”似乎更合适一些。要吸引学生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