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桂西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土壤钾、钙、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李佳奇,郭屹立,李冬兴,王斌,向悟生,黄甫昭,陆芳,文淑均,李健星,陆树华,李先琨.桂西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土壤钾、钙、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物多样性,2023(2):178-189.
作者姓名:李佳奇  郭屹立  李冬兴  王斌  向悟生  黄甫昭  陆芳  文淑均  李健星  陆树华  李先琨
作者单位: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重点实验室;3.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摘    要:矿质元素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分,关系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喀斯特局域尺度内地形异质性较高,目前尚缺乏地形等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如何影响喀斯特地区土壤矿质元素空间分布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中沿海拔梯度设立的100个凋落物收集器所在位点进行土壤取样,对样品中的K、Ca、Mg 3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和变差分解等方法对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土壤K、Ca、Mg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进行定量分析,探讨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与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北热带喀斯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和脆弱喀斯特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K、Ca、Mg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Ca与海拔和凹凸度显著正相关,主要聚集在山脊区域; K与地形湿润度指数显著正相关,主要在洼地聚集; Mg在中坡位表现出聚集特征。变差分解显示生态因子对土壤K、Ca、Mg空间分布的驱动作用强于空间结构,单个生态因子中海拔的解释度最高,并且非生物因子的解释度总体上高于生物因子,生物因子中物种丰富度解释度最高,同时Mg的聚集伴随着较高的物种丰富度...

关 键 词:土壤矿质元素  生态因子  空间回归模型  变差分解  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