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镁合金负差数效应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侯继禹,王保杰,许凯,许道奎,孙杰.镁合金负差数效应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23(12):138-144.
作者姓名:侯继禹  王保杰  许凯  许道奎  孙杰
作者单位:1.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工程应用领域对轻量化的需求愈加迫切,极大推动了镁合金的快速发展。然而,镁合金的耐蚀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工程应用。为了有效解决镁合金耐蚀性差的问题,亟需深入研究其腐蚀机理。镁合金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存在典型的负差数效应(Negative difference effect,NDE),即在阳极极化下镁合金的析氢速度随电位升高而增加,与传统的电化学动力学理论相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镁合金的负差数效应开展了大量研究,先后建立了局部保护膜模型、单价镁离子模型、溶解脱落模型、氢化镁促溶理论、综合理论、部分电子外电路消耗机理、析氢交换电流密度i0增大机理和电催化机理八种理论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人们深化了对镁合金析氢过程的认识,提升了镁合金腐蚀机理的研究深度。本文综述了镁合金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负差数效应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归纳出八种负差数效应的理论模型,总结了各模型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镁合金腐蚀负差数效应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镁合金  负差数效应  腐蚀  单价镁离子  理论模型  阳极极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