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引用本文:栾中山,许鹏,迟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46-48.
作者姓名:栾中山  许鹏  迟强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215医院,116041
摘    要:目的阐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药物作用和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以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奎硫平、洛沙平等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先后被研制并用于临床。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由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安全性均高,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程治疗,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应用;氯氮平因其有粒细胞减少症,需经常作血细胞计数监测而成为二线药物。低剂量的洛沙平可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使用。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敌意和情感症状的疗效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预防复发及难治性患者均有一定疗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减少了EPS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缺点: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最初阶段或急性激越状态,不如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缺乏长效制剂及短作用的肌注制剂;如奥氮平等因引起肥胖有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加。低剂量洛沙平更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大剂量使用时仍有EPS不良反应出现。

关 键 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