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
引用本文:陈洪友,盛跃颖,屠丽红,宋元君,张曦,陈敏.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14,9(1):37-42.
作者姓名:陈洪友  盛跃颖  屠丽红  宋元君  张曦  陈敏
作者单位:1.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6;2.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318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Y105)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编号:12GWZX0801)
摘    要:为了解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人源株和食源株的优势血清型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从上海市15个区(县)腹泻患者和食品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dh和trh基因。结果显示,854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8.1%为血清可分型,89.8%为产毒株。O3∶K6、O4∶K8、O1∶K25、O4∶K68、O4∶K9、O1∶K36、O3∶K29为上海地区可分型人源株的优势血清型(93.8%),其中O3∶K6最多,达56.2%。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分离株的月份分布显示出聚集趋势,7~8月为高峰期。O4∶K9和O1∶K36血清型菌株的月份分布与其他优势血清型菌株不同,未表现出明显聚集趋势。食源株无明显优势血清型,且与人源株分布不同。人源株产毒株构成(95.6%)高于食源株(5.5%)。人源株优势血清型产毒株构成(99.9%)高于非优势血清型(71.1%)。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tdh携带率(97.5%)高于不可分型人源株(67.6%),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trh携带率(0.8%)低于不可分型人源株(42.6%)。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与历史数据相比变化较大,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携带呈一定程度关联,且人源株与食源株在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携带上具有分离现象。因此,在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检测中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的重要性。

关 键 词: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tdh  trh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与感染》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与感染》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