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地理种群在中国的遗传分化
引用本文:张民照,康乐.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地理种群在中国的遗传分化[J].中国科学C辑,2005,35(3):220-230.
作者姓名:张民照  康乐
作者单位:农业害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批准号:39430030)
摘    要: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方法被用于研究中国飞蝗11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相互关系以及空间隔离在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AMOVA对所有种群变异分析说明包含在种群内的变异(79.55%)显著高于种群间的(20.45%), 种群间分化程度显著; 所有种群划分成四个大的地区组, 组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82.99%, 显著高于包含在组间的(17.01%), 地区间的种群分化显 著. 对四个组进行两两比较, 保留在组内的变异都极显著高于组间的变异, 说明这些组间的种群分化显著. 其中, 组间种群差异最大的是海南和西藏种群, 变异约是组内种群间的7倍; 差异最小的是海南与新疆和内蒙古地区, 组间仅是组内种群间的0.5倍. 用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进行Mantel测验发现它们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 说明地理隔离在飞蝗地理种群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飞蝗地理种群的分化与地理隔离关系密切. 飞蝗种群聚类分成由黄淮平原、新疆和内蒙古、西藏和海南种群组成的四大分支. 主成分分析发现11个种群明显聚集成4簇: 黄淮 平原种群、新疆和内蒙古种群、海南种群和西藏种群. 所有个体聚类则分成5个分支: 黄淮平原种群、海南种群、新疆和内蒙古种群、新疆哈密种群和西藏种群. 飞蝗在中国东部呈明显的连续和梯度变异特点, 进一步划分亚种既不实际也无必要. 对中国主要飞蝗地理种群的亚种地位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Locusta  migratoria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RAPD  飞蝗
收稿时间:2004-11-23
修稿时间:2004年11月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C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C辑》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